12月8日,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政府簽署1GW風+5GW光儲一體化項目投資開發框架協議,總投資238億元。據北極星儲能網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內蒙古、新疆、遼寧、廣西已有六大“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項目,參與企業包含國家電投、大唐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以及協鑫集團、明陽智能。
2020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共同發布了《關于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文件指出,目前我國電力系統綜合效率不高,源網荷等環節協調不夠、各類電源互補互濟不足等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亟待統籌優化。為提升能源清潔利用水平和電力系統運行效率,更好指導送端電源基地規劃開發和源網荷儲協調互動,積極探索“風光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路徑。
“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側重于電源基地開發,結合當地資源條件和能源特點,因地制宜采取風能、太陽能、水能、煤炭等多能源品種發電互相補充,并適度增加一定比例儲能,統籌各類電源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積極探索“風光儲一體化”,因地制宜開展“風光水儲一體化”,穩妥推進“風光火儲一體化”。其目的就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發展質量,促進我國能源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
業內普遍認為,一直以來,儲能雖然非常熱門,但由于沒有很好的商業模式,專業的儲能企業經營還存在一定困難。發展新能源清潔是必然方向,但是將給電網帶來巨大挑戰,也影響電力系統的安全,涉及到我們能源安全問題,盡管電網企業不應強制要求新能源企業配儲能,但有理由對新能源并網質量提出要求,關鍵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場機制,在僅僅依靠減少棄風、棄光電量收益難以支撐行業發展、簡單捆綁新能源并不能真正體現儲能價值。而制訂了風光水火儲,希望通過能源的多源互補解決波動性,提升清潔能源的應用,支撐能源轉型,清潔發展。
雖然大型能源基地的表現形式也拔高了投資額,但短短3個月,市場主體企業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據北極星儲能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內蒙古、新疆、遼寧、廣西已有六大“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項目。其中中國能建就擁有兩大項目。詳情如下:
廣西崇左風光水火儲一體化能源基地
地點:廣西崇左
投資金額:820億
參建企業: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
項目進度:11月27日簽約
崇左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簽訂“風光水火儲一體化能源基地”投資開發框架協議。該協議涉及廣西崇左“風光水火儲一體化能源基地”建設和環境治理、礦區修復、智慧城市以及水利交通、土地整治、片區開發等領域,總計投資額820億元。其中能源基地建成之后,每年可生產約190億度電(新能源發電占比超過50%),將有效保障崇左市乃至廣西的電力供應,助力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內蒙古鄂爾多斯“風光火儲”大型綜合能源基地
地點:內蒙古鄂爾多斯
項目進度:12月8日簽約
參與企業: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
中能建響應國家能源局《關于開展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指導意見》要求,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已規劃建設4座2臺1000兆瓦坑口煤電的基礎上,補充開發風光儲等能源。該項目將充分發揮“風光火儲”一體化模式下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優勢,有效整合當地坑口煤電資源,打造吉瓦級“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能源基地建成后,每年可生產約330億千瓦時電能,其中新能源發電占比超過41%。
內蒙古鄂爾多斯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
地點:內蒙古鄂爾多斯
項目進度:12月7日,發布總體規劃中標公示
參建企業:大唐集團、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
12月7日,大唐集團日前啟動了內蒙古鄂爾多斯區域風光火儲輸綜合能源基地總體規劃編制招標,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67.8萬元投標報價中標。
內蒙古通遼“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示范項目
項目進度:11月9日正式開工
地點:內蒙古通遼市
參建企業:明陽智慧能源
總投資:137.5億
內蒙古通遼市“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項目計劃建設新增170萬千瓦風電、30萬千瓦光伏,同步配套建設32萬千瓦儲能(時長3小時,容量96萬千瓦時),其中項目一期投資約70億元,建設風電90萬千瓦,儲能17萬千瓦/51萬千瓦時,分別在開魯縣布局風電60萬千瓦,奈曼旗布局風電30萬千瓦,預計2021年整體并網發電運行。
新疆昌吉州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
項目進度:11月23日簽約
參建企業:協鑫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11月23日上午,新疆昌吉自治州人民政府與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新疆準東區域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昌吉市舉行。
遼寧鐵嶺清河區“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項目
項目進度:11月6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項目地點:遼寧省鐵嶺市
參建企業:國家電投清河發電公司
國家電投國家電投清河發電公司與鐵嶺市清河區人民政府簽訂“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據國家電投表示,挖掘區內外風光能資源稟賦條件,綜合利用廠內廢棄場地、曹家溝灰場、荒山荒坡荒地等條件,立足于增加地區新能源容量,積極開拓外部新能源市場,通過自建項目、合作開發、股權收購等方面,積極開拓新能源市場份額,加速企業轉型發展。
|